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翟存明】明空双运 顿悟一心——宁玛派佛教思想初探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形成最早、最具藏族人独创性的教派。宁玛是藏语音译, 意为。说其”, 是因为该派自称其所传密法为前弘期莲花生所传之教法, 这比其他各教派密法传承要早300 , 故相对而言被称为旧派。土观大师说:“新旧二派之说, 乃是纯粹以密教宏传情形来划分, 其说法颇不一致, 最普遍的说法, 是指以班达弥底(念智称) 来藏以前所译续部, 则称为旧派密咒; 仁钦桑布译师以后所译续部, 则称为新派密咒。 [1]这段话有两层含义:一是显教不分新旧; 二是对密教的新旧划分并非以密教的内容为标准的, 而是以传承的时间先后为基础。

佛教前弘期, 随着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的先后入藏, 佛教也从印度和汉地先后传入藏地。后经印度高僧静命、莲花生、法称、无垢友、佛密、静藏等人的入藏弘法, 由遍照护、涅·益希循努、努钦·桑结益希、绒·曲结桑波等人的解释和发展, 10 世纪以后由三素尔等人的发挥整理, 使之组织化、体系化而形成宁玛派的教法内容。但是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其初传时期即遭到西藏的土著宗教苯教的强烈反对, 并导致近百年的灭法期”; 同时印度佛教与汉地佛教之间也发生了对峙, 著名的顿渐之争即是证明。显而易见, 藏传佛教作为佛教在西藏的一种特殊的地方形式是多种文化相撞击、相融合的产物, 其内容(包括教义、教规等) 毫无疑问地包含着西藏传统宗教苯教的某些合理内容; 换言之, 印度佛教在战胜苯教和汉地佛教的同时也吸收了二者的有益成分, 使自身更具有在西藏成长的生命力, 也使得佛教的发展在西藏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盛况。也就是说, 在斗争中, 佛教选择了与西藏地区文化相适应的道路, 吸收了当地土著思想内容, 才得以在西藏兴盛发展起来。藏传佛教宁玛派更不例外。一、宁玛派的九乘判教法

所谓判教”, 简单地说, 就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佛教所作的分类和判定。宁玛派根据自己对佛教的理解和众生根器的不同等因素将佛教划分为九个等级, 即所谓的九乘

(1) 显三乘。显三乘即声闻乘、独觉乘和菩萨乘, 属于显教经论。宁玛派认为, 此三乘是佛教的起始阶段, 或者说是入门阶段。对此三乘不仅佛教内部都持相同的说法, 而且在西藏佛教中也无新旧的划分, 故又被称为共三乘”, 意为显密各宗共有、共修的内容。就显三乘的思想内容而言, 主要是讲彻底断除无明、烦恼, 超脱生死轮回, 趋向涅 成佛。前两乘的区别是: 声闻乘讲求证悟人无我而断除无明烦恼, 证得阿罗汉果; 独觉乘讲求证悟法无我而断除无明烦恼, 证得阿罗汉果。前者要求证悟人无自性, 人无我”; 而后者则更进一步, 要求证悟包括有情众生在内的一切法皆无自性, 法无我。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只求自利、不管众生, 故被称为小乘。显三乘的第三个阶段菩萨乘则认为, 既要证悟人无我”, 又要证悟法无我”, 同时要发菩提心、行菩提行, 广利众生、度已度他, 故属大乘。大乘内部对无我的理解也有不同: 唯识派主张境由心生心有境无”, 而观宗则主张一切诸法自性皆空。后期不乘对于无明的认识也有进一步的发展, 认为众生与佛的差别只在心的迷悟上, 无明染心是为众生, 反之则为佛。故对无明不用采取断除的办法, 而用转变的方式, 即转无明烦恼为菩提妙智, 从而达到成佛的目的。如唯识派主张的转识成智”, 观宗依据缘起性之理、转执实心为不执实的空性妙智等。但不管怎样, 依显教而证得佛果的时间, 终凡俗修习者一生甚或几世也难企及, 而是要经类世的积累方可达到涅 成佛的终极目的; 而密教则不需要如此之长的修习时间就可达到快速成佛的目的。

() 密六乘。宁玛派九乘判教的后六乘分为内外各三乘, 属于密教的范畴。土观大师说:“事部、行部、瑜伽部为无上内三乘, 为报身佛金刚萨捶所说, 生起摩诃瑜伽、教敕阿鲁瑜伽、大圆满阿底瑜伽为无上内三乘, 为法身佛普贤所说。 [2]事部以沐浴、清洁等外事为主而修瑜伽法, 注重外部事相, 存在佛尊我卑之念, 主要以修四真实”(即我所真实、本尊真实、念诵真实、静虑真实) 来证悟自心为明空离戏论之智; 行部既重身语外事, 也重内心修定, 主张佛我平等,又以佛为主体, 我为助伴, 以观修本尊等而证悟自心为明空离戏论之智; 瑜伽部专重内部瑜伽修炼, 观我为佛, 证悟一切法远离戏论、空性光明。上述外密三乘与显三乘, 在教理上, 藏传佛教新、旧密咒派所说皆同, 并无差别。无上内三乘又分为经、幻、心三部: 生起摩诃瑜迦属幻部, 主讲依生起次第修习, 在刹那间强迫生起乐空无别之智而获得解脱; 阿鲁瑜迦属经部, 主讲依圆满次第修习, 证悟界觉无分别之智而获得解脱; 阿底瑜迦即大圆满法, 属心部, 是宁玛派的独特教法, 主讲无明菩提无分别、众生与佛无分别, 专求乐空双运、顿悟一心。诚如土观大师所言:“在《赫鲁迦格布》等本续中, 也讲说与新派的六加行、五次第、道果等相合的修道次第。又《幻网》中的六次第、《三次第》的解脱道、《密点》的方便道等要门、《集经》中的任运修习、《修部八教》中的五次第等等的讲说, 与新派所说, 大多符合。但是晚近旧派多不注重这些法门的讲听和修习, 他们最重视的就是《大圆满法》的见地和实修。即是说宁玛派最不同于藏传佛教其他各教派的殊胜之处就在于它的第九乘, 即大圆满阿底瑜迦, 简称大圆满法。二、大圆满法的基本含义

大圆满法是宁玛派的最高法门, 也是它有别于藏传佛教其他各教派的特殊法门。之所以称之为大圆满”, 是因为此法说先前离垢之智, 明空赤露, 为大圆满。若释其字意, 说现有世界,生死涅 所包含的一切诸法, 悉在此灵明空寂之内, 圆满无缺, 故名圆满。再无较此更胜的解脱生死方便, 故名为大。 [3]所谓者是指心体所受之外来事物的影响, 亦即无明烦恼; 所谓者就是主体本身具有的智慧, 即自然智慧, 也就是心的本体, 其特征就是先前离垢灵明空寂。可见, 其在理论上首先确定众生本具成佛的先天条件, 进而推广到宇宙万有, 认为外境由内心所现, 故而生死涅 所摄之一切法皆包含于此灵明空寂的自然智慧之中。众生之所以在生死流转中遭受轮回之苦, 就在于他们被无明妄念所迷惑, 没有体悟到这种先前离垢明空赤露之智。反之, 若能认识到这种自然智慧自心本具, 就可彻底觉悟, 脱离生死轮回之苦, 达到涅 成佛的境地, 这就是圆满”; 除此之外别无更好的方法可以涅 解脱, 所以叫大圆满。由此可见, 宁玛派成佛的途径便是世间有情众生对自身原本具有的自然智慧通过佛性的体证使之显露出来, 就可以解脱成佛。三、大圆满法的具体内容

大圆满法认为人人皆具佛性, 但在现实人心中又沾染着各种烦恼、妄念等不符合佛教的思想认识、情感欲望等, 因此每个人成佛的能力只是潜在的, 要实现这一目的还需要一定的方式和途径, 所以宁玛派把大圆满法又分为三部, 即心部、界部、要门部。

() 心部。此心部即是宁玛派对心性问题从体、相、用三个方面所作的全面阐释: (1) 心体本净。宁玛派认为有情众生皆具佛性, 也就是真心。此真心之上所沾染的烦恼、妄念等是由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客观外境作用于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而产生的六识所致, 简言之就是客观外境作用于主体的感官而引起的主观认识所致, 也就是众缘和合的产物, 故被称为妄心。《智者喜筵》说:“真心不从因而生, 不从缘而灭, 最初无来处, 最后无去处,过去现在皆是湛然常寂。因其体空, 故无生灭。 [4]故真心之体从本以来就是清净空寂而无垢染、无生灭变化的, 而妄心之存在是由于无明所致。根据宁玛派缘聚而生、缘散而灭的观点, 妄心这一众缘和合的产物是刹那生灭的、外在的, 并非真心所固有的内存本质, 所以说心体本净, 湛然空寂。大圆满法之心部即是要证悟此本空心体, 它与汉地禅宗见性成佛的观点很是相近; 同时它将抽象的绝对本体佛性转变为众生之形象的自心, 从而将传统教义中外向求佛的方式(即将崇拜佛像、沉溺经论等求佛的方式) 转变为对自心的修养上。(2) 自性顿成。所谓自性顿成是说空性妙相, 无碍明显。心性本具光明、不假修造、自然成就, 它能现生死涅 所摄诸法(是谓”)。宁玛派认为, 心体空之并非一无所有、并非”, 而是体虽空、性却有, 是空而有明, 故心性光明、犹如明镜, 可以显现各种形象。镜中所现的这些形象虽然都是空的, 但明镜的作用却是存在的。存在即是不空, 不空就是有, 这就是心的明分。明分不空, 所以能现。这样心就统摄了生死涅 所包含的一切诸法, 成为万有之本体。《土观宗派源流》云:“此中心部,说随见何境, 唯是自心, 心性现自然智慧, 险些自然智慧外, 再无余法。就是说自然智慧能够显现生死涅 所摄之一切诸法, 其之所以能够显现万有就在于心性不仅空寂, 而且也本具光明。空分成就佛之法身, 而明分则成就佛之报、化二身。明空双融, 自心就兼具了佛之法、报、化三身, 从而具备了成佛的所有条件。只不过这种条件只是潜伏于自心之中, 是众生成佛的潜在能力, 所以要成佛就要挖掘这种成佛的潜能。故只有通过单刀直入的方法直接观见自心即是万有之本源, 万有皆由自心显现而生。这样才能认识自心本具佛性、自性原本为佛的真谛, 从而获得解脱、成就佛的法身。这一见地与噶举派即身即佛的观点颇为相近, 与内地禅宗的思想同趋一辙, 但与格鲁派万法因缘而起、故一切皆空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3) 大悲周遍。所谓大悲周遍就是心用而言的, 即就自然智慧之用而言。空性妙德, 能现染净诸相, 是为大悲周遍 [5]主观认识之所以能反映客观存在, 就在于心之自性本具光明, 光明是心之本性; 之所以能显现客观事物的形象, 是光明心之妙用。妙用与光明双融就能显现世间万有。故真心不是一切能显一切”, 生死涅 所摄诸法皆以心为本源。如果执着于所现形象为实有者, 则变现为生死轮回之界; 如果了悟所现形象为空寂者则示现为清净涅 之境。但就心体而言是永恒不变的, 其道理就在于妙用化现之源, 则为化现不灭分() ”; 在于《智者喜筵》中说:“佛和众生轮回涅槃, 其体非有不同, 当此体显现本有妙相元成境界时, 由于不能认识产生无明, 遂受业风鼓动, 即在未悟本性之中而起作用时, 将自心本性误认为我() , 心体之之用误认为它() , 使能所对立, 出现轮回。虽然出现轮回, 其时心体并无动摇。 [6]可见, 生死涅槃只在于众生的迷悟上, 迷则为凡, 悟则为佛, 自心之体则是不生不灭不变动的。总之, 宁玛派从体、相、用三方面对心性所作的阐释指出, 众生本具佛性, 即自然智慧(或称为真心) 既具有常驻不变的空分, 又具有显现生死涅槃诸法的明分, 空分成就佛之法身, 明分成就佛之报、化二身, 明空双融则三身兼具。所以悟心就要既了悟心之空分, 也要了悟心之明分, 概言之就是体空、相明、用周遍。() 界部。界部也被译为自在部, 指生死涅槃所摄诸法皆在普贤境界中任运自在、随缘生灭、本来清净解脱。根据个人对心的空分的不同认识, 界部又被称为黑界花界[7], 但总体而言,“界部说一切法性, 不出普贤境界, 遮破了除法性境界而外, 别有余现。此部特重光明……界部是运用永离所缘的甚深关要, 安住无功用中, 由甚深和明了的妙智双运, 成就虹体金刚身。 [8]其中所言普贤境界就是法性境界、佛境界; 都是光明自显, 即所现境界都是本有妙相的自然显发, 也就是本有心性的显露。在此境界中所现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均是一系列罗列的幻化情景, 并非是真有其物。所以要离所缘”, 既不分别有无是非, 也不区分美丑善恶, 让自心安住于这种真空妙有的法性境界中随意而行。这样, 各种无明妄念就会自行消失, 从而悟得空性妙智, 证得虹体金刚身”, 使自己的肉体化为如虹似霓而又坚不可摧、永不坏灭的金刚之体, 达到涅槃的终极目的。由此可见, 宁玛派大圆满法界部达到涅 这一终极目的的善巧方便, 就是对自心本具的光明的修习。光明是自心本性, 全佛与众生同具, 所以佛所具有的一切智慧众生也同样具备, 只是众生因被无明烦恼所遮, 故不能认识自心本具之光明德相。所以,《大圆胜慧》说:“身中之烦恼气清净后, 始见本性光明。 [9]这就是一个将组成众生之身的四大五蕴所释放的粗气光明(即众生身内的气脉所释放的光明) , 转化为自然智慧的细微光明而融入法性, 成就报、化二种色身的过程。

() 要门部。如前所述, 大圆满法的心部是以悟为要, 直观自性本空、面求明空本净之实相的法门; 界部则是以修光明为主, 但也不能离悟心本空的这一基础。原因是因为只讲则只能证得佛之法身, 而只讲则只能证得佛之报、化二身。法身是自然智慧、是精神性的,而报、化二身则是这种智慧的载体, 是物质性的, 故三身缺一就不能真正为佛。所以心部和界部都是明空兼修的, 只不过各有所重而已。要门部则是明空双重、双融, 主张超越修持次第的顿悟。运用无分别智, 把生死涅槃一切诸法, 都汇归于不空不执的法性境界中, 由此要点, 所以,用生死涅槃无二分别的灵明智性现证法性境界。并在自性环链中成熟解脱, 这就叫做要点中解脱, 如艾炙之火, 中其病灶要处相似。 [10]就是说, 要运用佛智直接超越修习次第, 专注要点, 直认自心心体本净的本质属性, 从而获得解脱、成就佛果。这种要点中解脱的特殊修持方法被宁玛人视为大圆满法的最高顶峰, 要门部也就成了大圆满法的最高法门。要门部有两大要门,一是彻却”, 一是妥噶”, 二者均为解脱成佛之道。《知识总汇》曰心性的空分为本净妙觉, 远离戏论, 使此空分归于法性穷尽之地, 即为本净彻却”, 心性的现分为自显光明将一切窒碍在光中清净达于法性净地即为元成妥噶。《大圆胜慧》说:“彻却法尔本自真空之法性() 如母;妥噶见元成本来清净之法界所显妙有() 如子。 [11]可见, 彻却修法重在求悟心的本净实相, 也就是心的空分, 而后者求悟心相元成光明。要门部将此二者的关系视为母与子的关系, 强调不可偏离任何一面, 即要求将真空与妙有相结合, 成为明空双运, 以求得法、报、化三身, 而成就佛果。因为, 既然众生之自心包括着生死涅槃所摄之一切法, 则自心就是一切具足、无所不包, 故只要见性就可成佛、明心就可解脱, 也就没有必要修佛了。这种注重对自心修养的思想构成宁玛派佛教思想的又一大特色。总之, 大圆满法的心部、界部、要门部三部都求悟心性的空分和明分, 但又各有不同。心部偏重于自心心体本净的空分上, 界部侧重于自心心性光明的明分上, 要门部则是心部和界部的结合, 且明空双运; 同时要求先悟自心本净的空分, 而后现证三身自显的明分。所以要求先修彻却法, 后修妥噶法, 明空双运, 顿悟一心, 证得涅槃成佛的终极目的。

【注释】
[1] [2] [3] [5] [8] [10]土观·罗桑却季尼玛《土观宗派源流》, 刘立千译注, 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 3134394039—4040 页。
[4] [6] [9] (11)《藏传佛教各教派教义及密宗漫谈》,22252719 页。
[7]详见索南才让《西藏密教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 326—329 页。

(原载《青海社会科学》20026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