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学术批评

【江畅】著作要等“心”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必须不断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学风问题就是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可以说,学风不正是哲学社会科学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著作等‘身’者不少、著作等‘心’者不多”状况的重要原因。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这一重要论述切中时弊,很有针对性。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好学风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推出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也出现不少问题,尤其是在学风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一是损害了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当前,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者有之,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者有之,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者有之。如果任其蔓延下去,就会形成坏的淘汰好的、劣质淘汰优质、平庸淘汰卓越的恶劣学术生态。在这种学术生态中,哲学社会科学不要说繁荣,甚至连正常的发展也不可能。二是产生不良社会影响。学者通常被看作社会精英,承载着人们对社会良知、端正严谨的期望。如果学者的学风非常糟糕,不仅会让各界感到失望,甚至会影响到人们对社会风气的看法。

导致学风不良的原因比较复杂,除了学者自身在学术追求和学术品格方面存在问题,还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学术评价机制及学术导向问题。上世纪后期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以发表论文数量和刊物层次作为衡量标准的学术评价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晋升职称需要在一定级别刊物上发表数量不等的论文,文章越多、刊物层次越高,竞争力就越强;申报课题、成果评比,也都以此为重要参考。显然,数量和质量两个指标需要更好结合起来。二是社会生活过度市场化的问题。职称、科研项目、科研奖励都是紧缺的社会资源,其背后隐含着待遇、名誉、地位等切身利益。在体制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当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渗入学界之后,职称等资源就成为一些学者追逐的对象。

关于如何治理学风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把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严格按照这一要求,培养良好学术人格,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做真正的学问、做地道的学者。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哲学社会科学主管部门要主动作为,在全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严格的学术惩戒机制;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学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严格出版物管理,为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把好出口关。二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律自省,坚守学术底线,培养良好学术品德。坚持学术诚信,追求学术道德,提升学术人格,推进学术创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三是改革和完善学术评价机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让学术评价从注重文章发表刊物的层次和数量转变为注重文章本身的质量,建立以学术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在立项、评估、评审、奖励的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不论是评职称还是评项目、评奖,都要以提供的论文本身为依据,适当参考发表的文章。

(原载《人民日报20160630日第007版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