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论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社会形式
 

改革开放的第二年,邓小平就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至今已有29个年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小康”、“小康之家”思想是在1980年。从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小康社会”到党的十七大,我们党一直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兢兢业业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这几十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提高的时期。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些新要求将使小康社会的建设的标准更高,内容更加充实,内涵更加丰富。这样的小康社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化的社会。

一、 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具体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现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1982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的一个阶段,也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是说,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还不是真正的、完全的社会主义,而仅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具有中国特色。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者说,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形式的社会?怎样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具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在现阶段有那些特性?弄清这些问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刻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是很有意义的。

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首先要回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是什么关系?要回

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回顾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我们这里说的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不包含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和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内涵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思想理论层面;其二,社会形态层面。现在理论界对此一般并不加以区分,而是把二者混为一谈。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妥当的,应予纠正。因为理论形态与社会形态不能完全等同,前者是指导原则,后者是在前者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具体社会形式。由于意识和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以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而作为社会制度是社会具体的存在形式,它的存在必须具有相应的经济基础。如果基础不具备,这种社会制度要么建立不起来,要么强行建立最终只能导致失败。以往在我国出现的对社会主义的许多不正确的理解,与这种混淆不能说没有关系。例如,不懂得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区别,把我国在理论上坚持社会主义同实际建立的社会制度混淆起来,以为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其中尤以不顾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就要实现向社会主义主义高级阶段——共产主义过渡,这种“左”的做法,危害最为明显。由此可见,将二者加以区分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理论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

从思想理论层面看,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它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发

展而来的。自从私有制社会出现以后,就有人对由这一制度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并力图用一种理想的社会去取代私有制社会。在西方,最早的有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世纪古罗马圣奥古斯丁的上帝城,英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意大利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等,这些思想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被压迫阶级——奴隶阶级、农奴对奴隶主、地主阶级的反抗和斗争,表达了他们力图摆脱压迫和贫穷的愿望,都包含对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批判和否定的意义。这种思想虽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还不属于社会主义。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出现在意大利半岛。由于生产和交往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在欧洲主要国家发展起来,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是从封建社会内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制度曾经对历史的发展起过巨大推动作用,它带来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从所有制角度来说,资本主义是以往私有制的延续,资本主义社会是私有制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种社会里,一边是财富和罪恶的积累,一边是失业和贫穷不断地产生。私有制蕴含的各种弊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得到了完全和充分的暴露。资本主义不仅生产了大工业,也生产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随着这种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这种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空想社会主义也随着这一历史过程产生和发展起来。到19世纪初叶,欧洲出现了三大空想家,他们是法国的昂特·圣西门(17601825)、沙尔·傅立叶(17721837)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7711858)。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和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于未来的新社会提出了许多设想。他们的批判有些是击中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要害,绝大部分只是对资本主义现象的指责,未能从本质上去说明这个制度;他们预见到资本主义制度将必然被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并对未来的社会做了许多设想,其中有些设想常常蕴含着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规律的预见和猜测,但他们未能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是未能发现实现新社会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而是把理想社会的实现寄托于天才人物的出现和开明的统治阶级身上。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思想成为了不能实现的空想。但无论如何,他们的思想毕竟是产生于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了的时代,他们的不少预见和揣测或多或少地触及到了历史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和未来趋势,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和富有启发性的思想,也正因为此,空虚社会主义成了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的理论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之所以是空想,一个根本的原因是资本主义还发展得不够充分,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还处在初期阶段。恩格斯指出:“这种历史状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存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2]其次,在于他们虽有敏锐的眼光,却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他们只是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外在表现,但却不能揭示这一制度的真正本质;他们揭露和批判了这种制度的弊病,却不能解释这些弊病产生的根源;他们只想凭自己的天才或寄希望于统治者的善意去建立新的社会,而完全没有发现变革旧社会、创建新社会的真正力量。由此可见,要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就必须进行世界观的革命,必须改变从头脑出发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必须把对社会主义的思考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变革由于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而得到了实现。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剥削的秘密;唯物史观则揭示了社会历史运动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因此,不是人们的思想决定社会存在,恰恰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3]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根据这一原理,探究社会变化发展的原因不应到哲学或思想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社会经济实事中去探寻。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不是天才人物头脑固有的产物,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必然导致的结果,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种历史必然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这一规律的物质力量不是某个天才人物,而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造成的无产阶级。从此,社会主义不再是人们头脑任意的想象物,而是人们应当遵循的社会历史运动的客观规律。

2、作为社会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有其理论形态;而且还是一种社会形态。与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样,社会主义社会是继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一种更为高级的社会形态。那么,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具有什么特点呢?总体来说社会主义社会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的完全克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

第一,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变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为社会直接占有。“那时,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即产品起初奴役生产者而后又奴役占有者的占有方式,就让位于那种以现代生产资料的本性为基础的产品占有方式: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资料和享受资料。”[4]生产资料不再成为被一部分人用来无偿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的手段,而成为社会的公共财产。

第二,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怎样才能使生产资料从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转变为全社会和全体劳动生产者直接占有?这就必须通过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无产阶级革命是这种斗争的最高形式。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运用掌握的国家政权,实现“剥夺剥夺者”,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这样一来,也就消灭了作为无产阶级的自身,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因为以往阶级的存在和阶级斗争的发生都是由物质利益而引起的,就是说,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而引起的,一旦生产资料转变为全社会占有,阶级和阶级斗争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就必然归于消灭。

第三,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当不再有需要加以镇压的阶级的时候,当生产资料为资本主义占有时期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由于转变成全社会和劳动者直接占有而已被消除的时候,当对人的统治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也就不需要国家这种特殊的镇压力量了。“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5]就是说,国家因失去作用而自行消亡。

第四,消除商品生产。“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6]

第五,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由于生产本身越来越成为社会化的大生产,生产资料也应当社会化,一旦社会直接占有生产资料,“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7]

第六,个人对生活资料和享受资料需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制度。

以上这些,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点的基本规定。这些规定并不是凭空从头脑中想象出来的,而根据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根据社会生产发展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步伐得出的。这里特别要注意是,在他们阐述这些特点时所强调的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恩格斯指出:“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在这个阶段上,某一特殊的社会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从而对政治统治、教育垄断和精神领导的占有,不仅成为多余的,而且成为经济、政治和精神发展的障碍。”[8]由此不难看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特性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这个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具有以上特点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不起来的,而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从阶级和阶级对立的存在到阶级的消灭,从国家的统治到国家的消亡,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完成之日就是共产主义开始之时,社会将进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阶段。不少人对这一历史过程的长期性认识不足,不懂得这是一个不可跨越的自然历史过程,总以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很快就能走完这段历史之路,于是便运用所掌握的权利,通过法令的形式人为地去加快这一历史进程,导致各种过急的、“左”的政策和做法,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失误。马克思在1867年《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写道:“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9]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真理,当人们再往前迈一小步,哪怕是沿着原来的方向往前迈出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个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我们要牢牢汲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深化。马克思恩格斯以后,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索,虽然出现过这样那样的失误,但决不能因此而否认他们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但事实表明:他们都未能解决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怎样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到上个世纪下半叶,由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普遍遇到了挫折,使得“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再次严肃地提了出来。现在看来,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自己国家的实际真正结合起来的问题。邓小平以他个人丰富的实践经验,过人的智慧和敏锐性,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主义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0]“邓小平理论”是这个结论的全面展开,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涌现的问题的回答和解决。邓小平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功绩。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1]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和社会实际,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党的十四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历史性评价,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12]

按照列宁的观点,一国可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但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他这里讲的“社会主义”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在每一个国家的实现,必然会因各国条件的差异而产生许多复杂的情况和矛盾,在对这些情况和矛盾的处理过程中,使得社会主义的发展形成许多特点和阶段。根据这一思想,结合我国的实际,邓小平认为,我国虽然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还很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还很低,离真正社会主义社会还有很大差距。他严肃地批判了“穷过渡”理论,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明确提出,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这个阶段要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形态的存在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包括许多阶段,它将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逐步发展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也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就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同一个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一个阶段。小康社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一种直接的、感性的社会形式。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上说,属于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态;从社会形态上说,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或者说,是带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形态,它的具体存在形式就是小康社会。因此,我们所说的“小康社会”与它原初的含义已有本质的不同,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已经带有社会主义性质,属于社会主义的一个阶段、一种具体存在形式。如果说,古人关于小康社会的认识仅仅是一种朴素的直观,并不具有真正科学的意义;我们今天所讲的小康社会则已经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一种科学的认识。小康社会具有中国文化的底蕴,具有鲜朗的中华文明色彩,显示了中国气派。但在反映中国社会发展规律这点上,又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相通之处。

(二)小康社会是邓小平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1、小康与小康社会

众所周知,“小康”是一个古老的充满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百姓们很辛苦,做官的应爱惜他们,让他们得到一些安乐时候。在《礼记•礼运第九》里,小康这个观念是相对于大同而言的。所谓大同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相对于大同,小康则是“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妒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行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这两段话是由孔子感叹而起。孔子站在奉古非今的立场,认为三皇五帝时期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禹汤文武以降,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出表现于“天下为家”,人有了自私之心。然而,小康时代虽然“天下为家”,人有自私之心,但民众的生活仍然能保持平安而稳定。这一思想影响深远,中华民族一直以实现大同社会作为最高理想,在最高理想一时得不到实现的情况下,以求其次,就是实现小康。小康的涵义逐渐演变为能保障民众过上衣食丰足、平安稳定生活的社会。《辞源》解释小康举了《聊斋志异》十三丁前溪:“妻言自君去后次日,即有车徒赍送布帛粟菽堆积满屋……由此小康,不屑旧业矣。”也是指衣食丰足、生活平安之义。

2、赋予小康新的含义

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新的特点,赋予了“小康”、“小康社会”以新的意蕴。他所说的“小康”、“小康社会”不仅是指让人们过上衣食丰足的安定生活,而且把小康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联系了起来。他明确指出,小康社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小康的国家”。他的意思是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这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到那时,中国社会将成为“小康社会”。 这种小康社会是解决了温饱的社会;这种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其一,它是社会主义的;其二,它的现代化水平是低的,但它合乎中国国情。

自从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以后,就迅速为中国民众所接受,这与当时中国国情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之初,虽然建国已近30个年头,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总体说来,提高的幅度不大,仍然有近四分之一的人(2亿)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人们向往小康如大旱之盼云霓。所以,邓小平提出要建设小康社会,实在是深切众望。为了实现小康,邓小平提出“三步走”战略,在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这时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通过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努力,使得小康社会的内涵越来越深刻,内容越来越丰富、系统,党的十三大正式把实现小康社会确定为我们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党的战略任务,并为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制订了具体的规划,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发展、深化小康社会的建设。这些新要求的提出,在理论上是重大推进,在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

3、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具体到中国现在的实际就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真正载体。党的十七大提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一样,小康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使得科学社会主义更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特点。在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阶级消灭、共同富裕实现之前,即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之前,中国社会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它具有中国特色,这就是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西方的,而“小康社会”则是中国自己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形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成果。

二、  小康社会的具体内涵和特质

那么,小康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它具有哪些内涵和特质?我们对于小康社会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起初,邓小平所规划的小康社会只是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一种“中国式的现代化”;经过近30年的发展,小康社会的内容和涵义逐渐丰富,水准也越来越高。党的十七大对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十七大的规划,小康社会的主要特质是:

第一,小康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水平更高的社会。经济是基础,发展生产力是小康社会的经济特质。为了使小康社会具有强固的基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加强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等八个方面的重大措施,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平稳高速运转,使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为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经济基础。

第二,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社会。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小康社会的政治特质。小康社会要使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这种新的进展决不是因循资本主义民主,而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建立起比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更真实、更广泛、更文明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是让少数人而是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真正充分的民主权利,为人民参与政治、经济、社会管理和监督,提供更直接有效的途径。

时下,民主是个热门话题。一谈及民主建设,不少论者就搬出西方或美国的模式,动辄我国的民主落后西方国家多少多少年,落后美国多少多少年。凡西方国家、美国有的我国没有就被视为缺憾,甚至罪孽。我们以为这不是研究中国民主建设的正确思路。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在民主建设方面的确有许多成就和经验,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学习;但西方的民主制度并非完美无缺,我们决不能照搬它们的模式,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结合中国的实际,创造性地去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崭新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这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要进行认真艰苦地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三,小康社会是文化生活丰富和精神文明高度繁荣的社会。小康社会不是一个精神贫乏的社会,而是一个文化生活丰富、精神文明高度繁荣的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精神文明水平,改善教育、医疗保健条件,创造丰富、健康的艺术产品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这些都是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内涵,是小康社会质的规定性的重要方面。

民族的文明素质同国家发展密切相关。没有高度发达和文明的人民,就不可能建设起真正科学和发达的国家。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突出内容。这是因为文化从来就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的精神支柱。文化日益显示出它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与经济发展相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明显落后,与我们这样大国的发展极不相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重要方面。十七大提出加强文化建设一个突出新亮点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体现,它是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基础。我们要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理论宣传、教育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深入人心。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明显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程度,为我国列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第四,小康社会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小康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小康社会发展的特质。

五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幅度大、速度快;但也出现了对发展的片面理解,把发展仅仅理解为GDP增长,只顾眼前的短暂的发展。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出现了农村与城市、沿海与内地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早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小康社会发展必然具有的特质。党的十七大特别强调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五大任务:(1)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把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作为硬性指标来加以落实。(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鼓励自主创新,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尽快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4)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显增加城镇人口比重。(5)建立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使城乡、区域逐步实现平衡协调发展。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国社会建设成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第五,小康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能源资源,既符合我国实际,又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小康社会建设必然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和节约能源资源,是两个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老百姓的生存,人们不仅看不到清山绿水,就连喝一口干净水、吸一口新鲜空气都成了问题。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存在严重不合理现象,重复建设、设备落后、技术陈旧、粗放式经营、乱采乱挖屡禁不止等原因,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都相当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十七大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和每个家庭。要加强和完善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法规建设,努力改变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和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我国真正成为生活幸福、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文明礼貌的小康之家。针对环境污染严重,要特别强调优美环境的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是环境美好的社会,美好环境维系着生活幸福、社会和谐和文明礼貌。如果环境污染不堪,生活幸福、文明礼貌就无从谈起,社会也很难真正和谐。那么环境优美具体是一种什么样的,这里借用一段唐人吴均对美好环境的描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孟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漱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3]这样的自然环境古朴而优雅,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自我修养,令人向往。这段描述向人们展示了优美环境的魅力,激励人们去为维护和建设美好环境而奋斗。

第六,小康社会必须是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社会。在这方面,教育和医疗卫生是两个针对性极强的问题。科技兴国,教育优先。重视和发展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关键是如何培养适合新时代的科技创新人才,有了人才,才能够使我国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强国,这就必须重视和发展教育。教育也是当前人们关心的热点之一,主要是教育公平问题,许多农村的孩子、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享受不到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教育,不能与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平等地享用教育资源。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贻误许多孩子才能的发展,社会事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重大影响,人民生活也难以改善。医疗保健是当前社会又一热点,是发展社会事业的重要方面。时下看病难、看病贵成了民生问题的焦点。这个问题不解决,人民生存都面临威胁,何谈生活全面改善,何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以上六个方面的新要求,也就是小康社会六个主要的质的方面的规定。这些新要求随着形势的发展,随着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完善和深化,必将更加丰富和现代化。到2020年这些要求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14]这是一个极其宏伟的目标,是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目标,也是一个经过努力完全能够实现的目标。这就是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在这样的社会中,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这就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既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又与高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我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遇到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正是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发展这一新形势的需要而提出的。

(一)机遇的新特点

今天我们面临的机遇是什么?与以往相比,这些机遇有哪些新特点?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定。

第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当今时代的新因素。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已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两个大问题。尽管这两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但由于世界大战不是不可避免,我们可以赢得几十年和平发展的环境。这就是我们所面临发展机遇中的最主要的一点。时代的这一特点总的说没有变,我们仍然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现今的发展中国家、其中特别是中国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世界的和平环境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越来越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使得世界和平更有保障,更加持久。这是当今机遇的新特点。

第二,世界由美国主宰的状况正在发生改变。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这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我国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发展平台,这是当今机遇又一新特点。21世纪的世界不可能是一国称霸的世界,面对欧盟和亚洲大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在世界上至高无上的地位正在结束,由美国独家主宰世界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发生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它以世界警察自居,极力推行世界单极化。当时,世界其他国家,包括欧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反对世界单极化。然而,那时只是反对而已,美国推行的单极化势头并未得到真正遏制。现如今,这种情况正在改变。随着发展中国家话语权的提升,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合理的地方将出现新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这将为我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第三,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全球化正纵深发展,为我国发展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随着经济和科技革命水平的提高,全球化势头更为强劲。然而,全球化并没有消弭国家化,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正在兴起,使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主宰全球化的局面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经济、政治、文化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世界深层次的历史潮流已经开始发生变化,21世纪将不再是少数国家或一国垄断的局面,多民族和多元文化越来越向着“共生”、“共创”、“共荣”的方向发展,这就给后发国家带来优势,拓展了发展的空间,这是当今机遇显示出的又一新特点。

(二)对挑战的冷静思考和沉着应对

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我们的确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面临着严峻挑战,对于这方面一点也不能掉以轻心。国内出现的各种困难,包括2008年南方的雨雪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这样的灾害,都带有空前的性质。“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实事证明,我们党有气魄、有能力、有办法面对各种困难的挑战,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战胜灾难。在国际方面,由美国造成、影响世界的金融危机也将对我国发展产生一定冲击,使得我国出口贸易、就业等出现了困难形势,这些都是严峻挑战,必须认真谨慎应对。

在国内和国际挑战面前,国际以下三方面的挑战尤其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危机,使得这个世界难以安宁。当今世界不确定的因素正在增多,不可预测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这个不可预测的情况,既包括经济,又包括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美国金融海啸及其对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就是特别突出的实例。这是对我国应对挑战能力的重大考验。从历史上看,经济危机从来就不是仅仅只限于经济领域,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转嫁危机,掠夺殖民地,甚至不惜发动世界大战。今天,超级大国为了转嫁危机,掠夺能源资源和市场,在世界各地制造事端,这是它们转嫁危机惯用手法,是当今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本原因。当前的金融危机,不仅使美国的金融处于崩溃边缘,而且正威胁着实体经济部门,美国经济潜伏着严重的危机,造成失业人数增加,将出现显著衰退,这一点越来越成为美国国内和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学家的共识。上个世纪末,美国曾经利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为当时正在衰落的美国经济注入了活力,带来10年的繁荣;而时下美国的金融海啸,使得金融垄断出现自1932年以来最大的危机。这场危机已经蔓延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对整个世界也将产生巨大影响。实体经济正在萎缩。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自身重振经济的空间已经不大。这种情况下,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它们的军事实力和科技力量的优势,在世界其他国家制造事端,转嫁危机,为自己发展开辟新空间,这种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的。对此我们要有足够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东欧一些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就是美国阴谋的一部分。美国的这一手无论是在世界其他国家甚或我国得逞,都将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这是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高度警惕的。要警惕美国和西方国家经济活动政治化倾向。美国在对华贸易、人民币汇率和金融改革等方面一再挟持中国,就是企图把中国的经济发展纳入由美国主导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从控制中国的经济发展,进而达到控制中国未来政治走向的目的。要警惕西方文化消极因素对我国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正在借助网络信息传播迅捷的功能,向发展中国家散布其民主、自由、人权的观念,西方的价值观念,动摇这些国家的民族信仰和凝聚力。西方文化消极因素和价值观的渗透和传播,严重影响和冲击着我党执政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严重影响我国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以上事实表明,我们面临的挑战不仅表现在重大事件上,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也都有尖锐的斗争,都需要认真去面对。

第二,局部战争和恐怖活动危害世界的发展。当今世界,局部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也不会停止;各种恐怖活动不仅未得到有效制止,而且有进一步发展之势。恐怖活动给世界人民的和平生活与发展带来了破坏和威胁,其根源在于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实行的错误的地区政策和民族政策所造成。特别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一面提高反恐调门,一面又对恐怖组织活动实行双重标准,反对别国对恐怖组织和恐怖活动的防范和打击,甚至背后操纵、支持某些恐怖组织在别国进行恐怖活动,制造动乱。美国号称是世界反恐大国,可事实使人不得不产生疑虑。自从2001年“9••11事件以来,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美国天天喊反恐,结果是越反越恐。这些都是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负面因素。

恐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发展造成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利用“东突”、“藏独”“台独”反华都是实例,需要认真应对。2008年西藏“3·14”打砸抢烧事件和2009年新疆“7·5”打砸抢烧事件,都有深刻的国际背景,事件发生在国内,但与国外敌对势力的支持和纵容是分不开的,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破坏的一种手段,一种形式。不别怀疑,国外内敌对势力不会放弃这种手段,这样的事件就有再发生的可能。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并拿出成功有效的应对办法,防患于未然,使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阴谋不能得逞。

第三,警惕西方国家“西化”、“分化”阴谋破坏我国发展。当今世界,超级大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仍然具有垄断地位,他们害怕、不甘心中国的发展和强盛。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我国实施的“西化”、“分化”的阴谋从未停止过,他们“亡我之心”不死。因此,对于国外的敌对势力来说,“凡是能动摇我党执政地位的事件,削弱我国政权的活动,就竭力设法插手、煽动;凡是可能引发社会动乱、破坏国家统一、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势力,就全力支持;凡是有损我党和政府形象、有利于意识形态文化渗透的机会,就百般利用。”[15]这种挑战将是长期的、战略性的。每一个领导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都必须头脑清醒,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

第四,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使得竞争更为激烈。在美国的纵容和支持下,一些国家对于历史上一直属于中国的领土、海域以及这些地方的资源,或公然侵占,或企图侵占,使得我国周边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必须从现在就清醒地意识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世界其他国家就会把我国作为制定本国政策的重大因素,这将对我国造成莫大的外部压力,这些也需要认真应对。

为适应这样的世界历史背景,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毫无疑问,我们面临的世界历史总形势是机遇大于挑战,党的十七大关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就是基于这种总形势提出来的。我们必须通过不懈的努力,充分利用好所面临的机遇,冷静稳妥地应对各种挑战,又好又快地推动我国的发展,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使我国的综合国力获得更大的提高。世界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极化进程,不能没有中国的参与;一个强大的负责任的中国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和谐世界”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必将对世界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它将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体地、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使我国成为对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说服力和竞争力。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提出跟我国国内状况是分不开的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现在所达到的小康社会是低水平、不全面的,与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所谓低水平是指: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上还是很低的,还不能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人均3000美元,虽说是了不起的伟大成就,但不能忘记我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所谓不全面是指: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有较大差距,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长短不一。这种实际,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平。这就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提出的国内根据。不难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温饱型的小康社会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追求。我们必须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适时地提出具有感召力的新的奋斗目标,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具体化、感性化,让人民真切地体验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否则我们就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就不能实现振兴中华的宏图大业。

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的新要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上,为进一步解决各种矛盾提供基础和条件。今天,我们国家已经摆脱了一穷二白的面貌,人民的生活已经达到小康的水平,但这决不意味着我国社会矛盾的减少和弱化。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来看,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这个时期正是社会各种矛盾的多发期,需要慎重处理。“居安思危”,正是其时。社会各种矛盾多发原因很多,但从根本上讲是两个:一是经济的,二是政治的。所谓经济的,是指目前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突出表现在贫富悬殊拉大,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7,而且还在继续上升。正是这一矛盾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这些与普通人群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无一不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过大相关。这个问题是一个带基础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有碍国家稳定的基础。所谓政治的,一是指我们党的干部的清廉和亲政问题。目前在不少地方干群关系比较紧张,主要原因是干部的贪污腐败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少数干部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忙于应酬,花天酒地,而不深入实际,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民生问题,帮助老百姓消除疾苦。二是民主政治建设进展缓慢,老百姓的民主政治权利得不到真正的保障,不能有效的实现人民民主,使一部分群众对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产生怀疑和忧虑。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靠改革,靠发展。改革要有新思路,发展要有新力度。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所以,新要求尽管有五个方面,最根本的是发展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建立小康社会,过小康的生活,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向往。但在封建时代,这种向往是不能实现的。陶渊明的名文《桃花源记》具有千古的魅力。然而,人们只能用“世外桃源”的梦想来逃避、取代现实社会中的压迫和痛苦。今天,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化,让美好的小康社会真正地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来,实现千百年来人们的梦想。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将是光辉夺目的篇章。

四、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特点

党的十七大以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依据,根据我国发展所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这些新要求是对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深化和完善。它最显著特点是鲜明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一方面,五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新的矛盾。如果对这些矛盾不予重视,不能及时正确地化解和解决,我国的发展将不能突破阶段性的制约,甚至会影响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世界形势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迫使我们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如何使今日的发展尽可能地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和空间。基于以上这种情况,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出现的新矛盾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出发展的新要求。从新要求的五个方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一个方面都是针对这一领域中突出矛盾而提出来的。

(一)鲜明的针对性

自从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全国

各地区都在深入学习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但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与人民对发展的美好憧憬和要求相比,与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距离。根据这种实际,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新要求。这些新要求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第一,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什么要提出增强发展的协调性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五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幅度大、速度快;但发展的不协调性仍严重存在。突出表现在:(1)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非常显著,各地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投资方面,都下了很大气力;但与之相比,在对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注重的程度和投入力量相对不足,致使许多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未能获得相应的发展,社会救助体系、保障体系和应急体系,有的地方还没有建立,有的地方不够健全。(2)农村与城市、沿海与内地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存在是有历史根源的;虽然中央这几年来,一直加大解决的力度,但总体上没有根本改观,仍然是今后我国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问题。(3)能源资源浪费严重,环境问题极其严峻。这个问题,在世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我国尤其突出。我国号称地大物博,其实按人均计算,我国的资源在总体上是贫乏的。然而,由于结构的不合理,大量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的存在,使得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至今仍严重存在。针对以上情况,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把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各地把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作为硬性指标来加以落实,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向创新型国家迈进,使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真正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六大就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五年来,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与经济发展相比,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政治文明的发展相对缓慢。这种滞后与缓慢在一段时期内有其合理性,是允许的;然而长期滞后则将对我国经济发展起束缚的作用。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为适应新的形势,从三个方面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扩大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1)深入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增强党政工作人员和全社会的法制观念。依法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扩大公民参与政治的范围,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制度。(3)增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近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工作规则》,对刚刚产生的新一届国务院工作进行了规定,其中规定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必须直接听取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和基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就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为政府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提供了保证。

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与经济发展相比,我国文化建设相对落后,表现在:一方面,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必然对文化生活和精神产品的要求也跟着提高。而我国在精神产品的质量和丰富多样方面,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群众的需要。例如在理想追求、思想道德、社会诚信、文明程度等方面,与我们这样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与我国整体发展很不相称。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明显落后,在世界许多文化领域还没有我们的一席之地,还听不到我们的声音,与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的作用和影响极不相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就成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文化建设一个突出之点,就是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入手,提出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是我们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理性凝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人民,教育青年,我国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就会提高一大步,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就能进一步得到弘扬。我们一定要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源源不断地向人民群众提供思想正确、具有智慧、内容健康的文化产品,让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使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感染力,使我国不仅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而且也是世界上的文化大国。

第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在这方面,教育和医疗卫生是广大人民群众极为关切的两个问题。其一是教育,科技兴国,教育优先。重视和发展教育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而且也是当前人民关心的热点之一。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社会事业的发展就不能落到实处,人民生活也难以改善。其二是医疗保健。这也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是发展社会事业又一重要方面。时下看病难、看病贵成了民生问题一大焦点。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突出抓的就是这两个问题。我们要努力使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逐步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和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合理有序地解决贫富悬殊问题,使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第五,建设生态文明和节约能源资源。这是两个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重复建设、设备落后、技术陈旧、粗放式经营、乱采乱挖屡禁不止等原因,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和每个家庭。要加强和完善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法规建设,努力改变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和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二)新要求体现了我国发展的前瞻性

以上五个方面的新要求,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完善和深化。这种完善和深化不仅着眼于当前,而且更注重于未来。既为改进和提高人民生活的总体水平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完善和深化是一个持续前进的过程,具有鲜明的前瞻性。到2020年这些要求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16]这是一个极其宏伟的目标,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目标,也是一个经过努力完全能够实现的目标。这个目标出发的基础是扎实的,将要实现的宏图是具体的。它以巨大的吸引力和前瞻性,鼓舞着13亿中国人民。

新要求是小康社会内涵的展示,并非是小康社会的最终完成。在当今世界形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在科学技术这第一生产力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小康社会的内涵必将随着我国的发展和世界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所谓新要求的前瞻性,就是说,我们在实现这些新要求的同时就要为小康社会内容的更新和丰富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为小康社会迈向新的台阶打下基础。

五、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保证

从低水平、不全面的小康社会到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十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这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由人均1000美元发展到3000美元。如前所提到的,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在国内生产总值由人均1000美元发展到3000美元的阶段,是社会各种矛盾多发的阶段,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出现社会动乱,使得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都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严重制约和影响了这些国家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引以为鉴。如何避免南美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发展阶段所出现的情形?这就必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始终遵循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整个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始终要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什么都谈不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条带根本性的经验,就是只要紧紧抓经济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就能从容面对各种挑战,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所以,我们一定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确保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为小康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今天讲建设小康社会与以往所说的小康社会的一个根本不同点就在于: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落实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使得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通过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为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从执政党角度来说,就是真正解决执政为民和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为人民服务决不能成为空洞的口号,而应当变成各级政府、每个行政人员的职责和行动。现在仍有不少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不能摆正自己位置,不是把自己摆在公仆的位置,而是把自己看作是高人一等、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他们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以权谋私,专门为个人或小集团效劳。所以,必须严格要求党和国家的干部牢牢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能否为人民谋福利、积极妥善地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当作考量政府工作人员优劣的标准。当前我国社会关乎民生的问题很多,我们以为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1)劳动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每个成年个人来说,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就等于没有生存的基础,什么子女上学、医疗保健,统统都谈不上,这种情况下讲人的主体地位、人的全面发展无易于欺骗,人民是不会相信的。因此,必须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门路和规模,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落实对贫困人群的救济政策,依法维护他们的权益。(2)发展教育,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是强盛国家、振兴民族的根本,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现在的情况是,有钱就能享有高级、优良的教育设施和教师,获得好的教育,上大学的机会就多,成才机遇也多;反之,没有钱者这一切都无从谈起,他们的子女就不能获得好的教育,很难有上大学的机会,这是现在高等院校农村子女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也是教育不公平的突出表现。由于这种不公平,不知道埋没了多少人才。应当承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情形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这究竟是一种不公平。人的天赋总体说来并没有多大差别,是否成才、成什么样的才?与后天接受的教育关系极大。让所有青少年都获得同等的教育机会,这应成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制止乱收费,严格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努力实现让适龄儿童享受同等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影响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未来,也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3)建立和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要下坚决的决心,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应该立法制止假药的生产和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自身利益而见死不救的不人道行为。(4)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缩小贫富悬殊。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突出的矛盾。这个矛盾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且有碍社会的安定团结,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带有根本性的办法是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两条都是为了在分配领域更好地解决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必须通过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遏制我国基尼系数继续扩大的势头。

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都与民生息息相关,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解决、也是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把这些有关民生的问题解决好了,就是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才谈得上人民当家作主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

第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片面发展、不协调的发展、不可持续的发展,都不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发展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都要发展,再也不能为单纯追求GDP指标而牺牲环境,再也不能只顾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是小康社会必备的特性,只有三个文明都发展和提高了,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我们所要实现的小康社会。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不仅都要发展,而且存在一个协调的问题。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与其他建设相比,明显存在不协调的现象。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发展不相协调。在政治方面,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社会民主的推进、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制度的建立方面等,存在着跟经济发展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对经济发展起了某种程度的阻碍和制约作用。文化发展的滞后也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我国的精神产品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肩,与我国在经济上跃升于大国行列的地位极不相称,使得我国在国际软实力竞争中还不能占有一席之地;在国内,文化的发展,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存在不小差距。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就是要改变政治、文化同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状况。

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由于生态的失衡和能源资源浪费严重,这个问题就凸显了出来。我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但我们有十三亿人口,人均资源的占有量是很低的。仅以水和石油为例,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占有量的1/4,石油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0,形势极其严峻。为了使我国的发展有后劲,不使子孙后代断粮,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大力发展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

第四,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重大关系。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统筹的四大内容,这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这四大统筹是对这些事业内在辩证关系的深刻揭示,妥善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小康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内在统一的,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正确解决和化解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矛盾,才能避免或减少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挫折。

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社会形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社会的现实的载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是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迈出的新的步伐。新要求是适应国内和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都值得重视。新要求顺应广大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具体的、高水平的规划了我国未来的发展;新要求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激励全国人民满怀豪情为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新要求具有科学的、高远的前瞻性,鼓舞中华民族一往无前,奔向光辉灿烂的美好前程!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李道编《告别乌托邦》(上、中、下)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刘建武著《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7、马振超《当前维护国家政治安全问题的思考》《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8、李士坤《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8期。

9、李士坤《论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社会形式》《理论学刊》2009年第1期。

10、《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汇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作者惠寄。录入编辑:乾乾)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0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1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3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0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2页。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
[10]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11]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12]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13] 、转引自袁行霈著《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月第1版,第372373页。
[1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10月,第20页。
[15] 、马振超:《当前维护国家政治安全问题的思考》,《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6]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10月,第20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亿网中国设计制作 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