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陈撄宁道教思想与养生文化研讨会在怀宁举行

为深入研讨陈撄宁道教文化思想,弘扬道教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道教养生文化事业。20161018日(农历丙申年九月十八),陈撄宁道教思想与养生文化论坛在安徽怀宁县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嘉宾、高道大德、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盛会。本次研讨会在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国宗教杂志社的支持指导下,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由安徽省道教协会、怀宁县政协联合举办。

在开幕式上,怀宁县委书记郭家满、安庆市政协主席张金锐、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道长、中国宗教杂志社社长刘金光、安徽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兼省宗教局局长孙丽芳等分别致辞,对本次研讨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祝贺。张凤林道长对陈撄宁的求道经历、爱国情怀、务实作风等作了深入的阐释。他在致辞中说到,陈撄宁先生一生致力研究和实践“仙学”,新中国成立后参与发起成立中国道教协会,先后担任中国道教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第二届理事会会长。纪念陈先生,缅怀他的业绩,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他爱国爱教的情怀,求道不已的信念,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继承他的遗志,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深入开展道教文化研究,把道教的各项事业办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陈撄宁先生倡导仙学的出发点是振奋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强化国民的体魄,以抵御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和军事侵略。他力倡本位文化,以图救国,把道教看成“今日团结民族精神之工具”。他说,“吾人今日谈及道教,必须远溯黄老,兼综百家,确认道教为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寄托,切不可妄自菲薄,毁我珠玉,而夸人瓦砾。须知信仰道教,即所以保身;弘扬道教,即所以救国。勿抱消极态度以苟活,宜用积极手段以图存,庶几民族尚有复兴之望。”陈撄宁先生在中国道协工作期间,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团结带领全国道教徒爱国爱教,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

孙丽芳在致辞中说到,安庆地区道教历史悠久,道教文化底蕴深厚,历代高道辈出。民间流传有左慈、郭璞、白鹤道人的大量传说,也有道士炼丹修道的遗迹。民国初期,在省会安庆建立过安徽省道界教育总会。新中国成立中国道教协会,怀宁籍道教学者、道教领袖,有“仙学巨子”之誉的陈撄宁先生先后担任中国道协副会长、会长。举办陈撄宁道教思想与养生文化研讨会,研讨道教精神思想,把脉养生文化,对于推动安徽省道教和道教文化有着积极作用。

陈撄宁先生幼承家学,熟读儒典。15岁时,因患“童子痨”而该从其叔祖父学习中医以自救,并试做仙道功法,逐渐恢复健康。因此,坚信仙道养生法,有却病延年奇效。陈撄宁先生一生研习仙道养生之法,遍访名山高道。1912年赴上海,花3年时间在白云观把明版《道藏》通读一遍,遂进一步探得道教丹术的底蕴,认识道教学术的全体。为弘扬“仙学”,曾先后创办《扬善半月刊》和《仙道月报》,担任主笔,精阐道义,并向全国读者答疑解惑。一时间,修真学子纷纷扣问道要,交流玄机。1938年受邀在仙学院主讲仙学理论,这期间,他公开讲授了《周易参同契》、《悟真篇》、《黄庭经》、《灵源大道歌》、《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等。

陈撄宁先生担任中国道教协会领导职务后,他对自己以往研究进行了梳理,注重研究道教的历史和教理教义。陈撄宁先生认为,仙学是一门实验性质的学术,讲求真凭实据。他曾提出神仙之学的四大原则,第一条就是“务实不务虚”、在他看来,“仙学乃实人、实物、实情、实事、实修、实证”。陈撄宁先生精心制定了《道教研究计划》和《培养道教人才计划》,提出“在教言教,按道教本来面目研究道教”的方针,他亲自指导研究人员收集、整理、分析、综合道教文献资料,编辑《历代道教历史资料》,编写《中国道教史提纲》。他还创办了《道协会刊》和道教知识进修班,并亲自撰写文稿和授课。

在开幕式后,陈撄宁道教思想与养生文化研讨会正式召开。研讨会分主旨发言和研讨会两部分。其中,在主旨发言中,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袁志鸿道长、北京理工大学武国忠教授、怀宁县政协主席丁风生通过介绍陈撄宁先生生前事迹、仙学养生、道教贡献等,主要涉及仙学修炼、养生文化、中国道教协会的成立与陈撄宁先生等,提到仙学修炼就是通过修炼养生,启动大药以获得长生养生的目的。在主旨发言中强调,举办陈撄宁道教思想与养生文化研讨会,有利于加强道教界对陈撄宁先生的仙学贡献和养生思想梳理,坚持研究陈撄宁先生养生文化研究,对于创新发展道教事业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有利于中国道教文化的现代转型,希望能定期组织陈撄宁道教思想与养生文化研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交流。

在研讨会上,云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郭武,绵阳师范学院教授刘延刚,浙江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孔令宏,长安大学教授刘康乐,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赵建永,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教授杨玉辉,宗教文化出版社总编史原朋等分别就陈撄宁道教思想和养生文化作了阐释,受到现场大众的普遍认可和关注。19日上午,国家文物局研究戴晓云,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吕锡琛,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蔡林波,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钱耕森,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沈素珍,安徽省社科院哲学所所长李季林,东岳庙《凝眸云水》责任主编张阳等继续阐述。

中国近现代道教领袖陈撄宁(1880-1969),系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人,生前曾任第一届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第二届中国道协会长。他一生致力于道教研究和仙学实践,学问深厚,爱国爱教,为中国道教事业的发展和道教文化的弘扬做出了很多贡献。陈撄宁先生提倡仙学修炼,所谓仙学是研究人的卫生、养生、摄生和精神境界的净化,乃至身与意的统一、升华,直至再生、长生的学问。陈撄宁先生提倡并实践的“仙学”既是对身体的锻炼,也有对心灵的修养,秉承道教本真思想,形成完整学术体系,在当今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来源:哲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