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首届“国际德性(美德)伦理高端论坛”在武汉召开

813日至14日,首届“国际德性(美德)伦理高端论坛”在武汉东湖宾馆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伦理学会和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举办,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哲学学院和《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承办。来自美国、香港和中国大陆世界不同地域的知名高校的20余位伦理学家齐聚江城,共同讨论“德性与情感”这一主题。

本次论坛邀请到美国著名伦理学家、迈阿密大学教授迈克尔·斯洛特教授,美国著名伦理学家、华盛顿大学教授朱丽娅·德莱弗教授,中国伦理学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黄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龚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院廖申白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国希教授,《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杨义芹研究员,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副主编李义天,广西民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启军教授,长江学者、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江畅教授等专家学者参加。

湖北大学校长熊健民在致辞中说,现代文明条件下,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我们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发起举办国际德性伦理高端论坛,回应时代对德性的呼唤,研究和回答当代人类的德性问题,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他表示,本次论坛的举办将深化我校关于德性问题研究,进一步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术交流,增进学术友谊。

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在当前开放、快速发展的世界中,道德伦理对社会“温情的关照”日渐缺乏,在此背景下研究美德伦理,其最大的意义就是致力于“how to be”,即如何让人类生活得更好。他期待此次论坛能提供新思考和新成果。

江畅教授对论坛举办的背景与主题进行了介绍。他说,德性问题是与人类相伴始终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是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学者高度重视并长期致力于研究的重要学术问题。但伴随近代市场经济的兴起发展,德性问题在社会生活和学术领域中都在逐渐隐退,甚至被边缘化,从而导致许多当代人类问题的产生。幸而当前西方德性伦理学的复兴,引起世界各国学者对德性问题的重视与关注,德性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伦理学的重要话题之一,也成为中国伦理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虽然世界许多国家学者都在关注研究德性问题,也有不同国家之间学者有关德性问题的学术交流,但尚未见有有关德性问题的专门的国际对话平台,这不利于德性问题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此背景下,中国伦理学会联合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举办首届德性伦理高端论坛,希望把它办成中国伦理学会的一个学术品牌,使之成为世界伦理学家共同探讨德性问题的国际平台,以后有更多世界各国著名伦理学家参与论坛,共同推进人类德性问题研究的拓展和深入,为整个人类更有德性地幸福生活作出伦理学家的应有贡献。

在主题报告中,迈克尔·斯洛特教授以《阴阳与道德情感主义》为题目,重点向与会伦理学家介绍了自己作为西方哲学家如何从对接受能力(receptivity)强调走向把中国阴阳思想应用到道德情感主义之中的理论探索历程,在他看来,更新后的中国阴阳观可以不仅为18世纪的西方情感主义、儒家情感主义以及新儒家情感主义提供令人满意的基础,而且可以使当代情感主义能较好地面对理性主义的诘难,不仅如此,建立在阴阳基础上的当代情感主义还可以从道德领域扩展到认识论领域,给西方理性主义认识论注入情感的活力。

华盛顿大学的茱莉亚·德莱福教授以《斯密与道德美德事实》为题做了主旨发言,系统分析了亚当斯密的情感主义美德观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她看来,斯密的道德情感主义的最大问题是视美德为超规范,因此,斯密所讨论的正义似乎代表着一种“不作为”。德莱福认为,建构主义者能解决斯密遇到的理论难题。在她看来,为了解释道德真理,我们需要采用评价者视角而不是旁观者视角来解释美德判断。

在主题发言和大会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会议主题,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深入讨论了“德性与美德”这一会议主题,提出了诸多新观点和新思想。(刘欢 吴珊)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