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闻动态

单继刚:实现三种哲社资源的融合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在笔者看来,这三种资源各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应该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实现融合创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因为它立足于时代并且随着时代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它有着严格的约束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又提出了若干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包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内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我们传统文化的某些优秀内容,超越了时间界限,具有当代价值,散发出永恒魅力。

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典籍被翻译介绍到我国,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相继建立起来。改革开放以后,西学东渐掀起了另一次高潮,除了推动传统学科迅猛发展之外,还催生了一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容否认的是,我国现行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不管是就形式而言,还是就内容而言,都深受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某些优秀成果,超越了空间界限,具有普遍意义,泽被整个人类社会。

三种哲学社会科学资源的融合,以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为主,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互相补充。这是由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决定的。三种资源的融合,是有机的融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会贯通。三种资源的融合,是变化发展着的融合。在实践中融合创新,而融合创新的成果又要进一步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主任)

(来源: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6-05/23/c_1118913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