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首页>>分支学科>>伦理学

【陈探宇】现代生活视野下的儒家修身之学——以伍庸伯为例

 

《礼记·大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 修身之学是儒家学问的核心, 它得之于身心体验与困知勉行, 目的是充分发挥人的禀赋与潜能, 建立人的自主、自如、自律、自强的生活。对儒者而言, 毫忽不能慢, 斯须不可离, 无终食之间可以违背, 是谓学问之本、立身之基。

在现当代中国, 传统居于主流的儒家思想, 受到西方哲学与中国自身政治变革的双重冲击。在西方哲学思想的冲击下, 现代儒家致力于发展自己的形上学体系, 试图以儒家的术语和概念, 建立可与西方哲学相并立的理论大厦 (2) 。在政治与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历史背景下, 现代儒家希望开创自己的政治哲学, 形成所谓的“政治儒学” (3) 。在这样的理论发展背景下, 传统儒家的身心性命之学更多地被讲成一种哲学, 而与日常生活修养紧密关联的修身之学, 却并未引起相应的重视和研究。对“安身立命之学”确有研究, 并大力弘扬修身之道的儒家哲人, 典型的如马一浮先生, 甚至被认为“全然是一个冬烘”“了无一毫新意” (4)

一切学问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解决人所遇到的问题, 当代社会的普通人, 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既不是“阐旧邦以佐新命”“解决东西方文化冲突”, 也不是“新外王”“建立儒家善政”, 甚至不是“心灵无处安顿”“缺乏信仰”等大而化之的思想问题;而是与生活极为切近的问题, 如烦躁、失眠、愤懑、无聊等, 一言以蔽之, 就是自己不能做自己的主。于是, 生活常常陷于被动, 落入敷衍, 流于虚浮的应付, 感受不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滋味和乐趣。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儒家修身之学提供了一条值得遵循且行之有效的路径。然而, 修身之学虽广泛见于古代典籍, 但毕竟世易时移, 古人的经验离现代人相对遥远, 而且散见诸书, 难成体系, 指示开导也不够精详, 因此往往博而寡要, 难于效法。笔者认为, 在这方面, 无妨学习荀子“法后王”的精神, 师法近代的儒学先贤, 从他们确有成效的修身之道中, 取得当今的镜鉴。

广东番禺伍庸伯先生的修身之学, 精深切要, 条理秩然, 可以作为近现代儒家修身之学的一个良好范本。尽管由于种种原因, 伍先生的学问事迹隐而不显, 但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梁漱溟先生, 曾长期问学于伍先生。梁漱溟先生的人品学问、文章著述, 在当代已经广为转播, 为世人所钦仰。他一生修养功夫, 得自伍先生之处为多:“伍庸伯先生应该是我心里最折服的人, 他在我心目中的重量更无人能相比并, 而我们彼此间的关系应该亦说是最亲近的和相当深的。” (1) 据笔者所知, 对伍庸伯先生及其儒家修身学的研究阐发, 目前还为数不多 (2) 。伍庸伯先生作为近代广东先贤, 为学精切笃实, 而且与现代生活殊胜相应, 断不应长期埋没。笔者希望在这篇文章中总结分析伍庸伯先生的修身学, 并借此契机, 阐述儒家修身学体系在现代人生活实践与生命体验中的特殊意义。

一、诚意与身心合一———伍庸伯修身学的进路

伍观淇 (字庸伯, 1886-1952) , 以字行, 广东番禺人, 早年在北洋政府任职, 俸入丰厚, 为寻求“安心立命之道”, 毅然辞去公职, 断除所有生计来源而专于学问, “专心致力于寻求真理功夫, 务必得一安心立命所在……一切一切要待自己有了安心立命处再说” (3) 。此种不顾一切追求真理的诚意, 非平常人所能有。经过五年上下求索, 对古今中西各种思想加以研求比较, 终于认识到儒家经典《大学》是修身之本, 并集合一批同志之士研求讲习。抗战时期, 他主持广东挺进第四纵队的战斗, 以游击战的不凡战绩而闻名广东。同时, 伍先生又是一位践履笃实的儒家学者。1950年冬到1951年春, 伍先生借入京访友之机, 应梁漱溟、马仰乾、黄艮庸等友人之邀, 以《大学》为中心, 讲习修身之学凡12次。此次讲学记录被梁漱溟等整理出来, 并配以图表, 称为《〈礼记·大学篇〉解说》。伍先生一生秉持“述而不作”的宗旨, 讲书而不著述。为介绍伍先生的思想, 梁漱溟撰写了《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序》及《礼记大学篇伍氏学说综述》两篇文字。这些文章, 特别是梁氏之“综述”, 是研究伍先生修身之学的基本资料 (4) 。伍先生的传记资料则汇编为《抗日儒将伍观淇》一书, 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5)

伍庸伯修身之学, 致力于身心合一的体验与实践, 其功夫境界完全落实于生活中。例如, 伍先生有午睡习惯, 要睡一刻钟, 就可以坦然睡去, 按时醒来;抗战时期, 领导军队作战之际, 也能贯彻如一, 足见其心静气平, 坦怀无累。 (6) 修身之学彻上彻下的功夫主脑, 在于“诚意”二字。伍先生认为《大学》最重要的是“格物致知”和“诚意”两章。 (7) “格物致知”讲的是深入认识身心与家、国、天下的本末先后关系, 落实于对“修身为本”的真切信仰;“诚意”一章则指明身、心、事之间的关系是以“意”为枢纽的。他直指人心, 以擒龙探骊之手直抉要旨, 指出“要正心修身, 即须从意下手” (1) 。“意”是身与心的集中交汇处, 发于心而形于身, 是内外隐显的关键。“一个人的身心内外表里, 如影随形, 相应不离, 无隐微之不显现。” (2) “长时间种种意的积蓄下来, 而整个人格以成。” (3) 为什么要特别地关照“意念”?因为人的每个意念都不是凭空而来, “一念动与他念有关, 一事作与其他事有关, 今天动一念, 作一事, 与明天后天乃至未来很远的动念作事都有影响, 不会空过的” (4)

从反面来说, “诚意”就是要避免“不诚”。如果说“诚”是表里内外如一, “不诚”则是指表里内外不如一, 并不仅指道德上的自我隐瞒或自我欺骗。道德上的不诚, 是自欺而兼欺人;而“不诚”的基本含义, 则是指身心不能合一, 意志与心灵分离, 从而在生活中落于被动, 散漫应付。平常人的心思是被动的, 受到身体、禀赋、习惯的种种约束而不能自主, 外在的表现就是三心二意、心浮气躁。所以, 日常生活中丢三落四、失眠、走神等小的表现, 其实都是诚意功夫未曾做到的表现。“常人惯有的粗心大意都是不诚, 都是自欺。” (5) “意不诚的人, 在自己做人上麻麻糊糊, 不认真, 散散漫漫不要强, 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坏人, 而不可能成功一个好人。” (6)

如何真正做到诚意而避免不诚呢?修身功夫的前提是“信得修身为本而后精神回到身上来” (7) , 这被称为“微明”“自家明德之用渐启” (8) , 微明乍启, 一片虚怀若谷之状, 方可致力于诚意之道。这里, 必须有具体切实的用功方法。伍先生曾用四句话概括其修身之道:“重点在当下, 方向即用力, 其道合内外, 功夫有无间。” (9) 重点在当下, 是说精神集中在当下, 自然而完整;方向即用力, 是说方向是反着的, 时时留心自己;其道合内外, 是说修养好的人, 既不忽略内在修养, 也不忽略外在事务, 譬如擦镜子, 擦亮镜子和明照万物是一体之两面;功夫有无间, 是说不需要刻意揠苗助长, 只要改去不良习气, 回到天性本然即可。总结成一条, 那就是留心自己的意念, 把四面八方散落的精神收敛回到自己内心, 不散漫, 不懈怠, 精神逐渐凝聚为一, 昭昭然当空四照。这种功夫入手极为简易, 不必打坐习静万事不理, 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试行练习, 虽然一开始必然会由于违逆习惯的自动运行而令人感到难受, 但久久行之, 必有变易气质、熟极而化的时刻。此时, 无时无刻而非学, 随时随地而有证, 生命透出日常琐碎的牵绊而找到自己的进路, 趋于自主、自律、自如, 日益真切地体认诚意慎独的境界。由于意念的专注、明德的朗照、志向的专一、心态的清明高远, 种种外界的牵累和羁绊全如同巨海上的浮沤泡沫, 不足为意, 最终将达到“清明在躬, 不为物累”的身心合一之境。

伍先生拈出“诚意”作为功夫的总纲, 然其学问既特重修身之践履, 必然有其步步深入的功夫次第。第一步, 留心于身 (留心一切言动行事) ;第二步, 留心于隐微之意 (言动行事的先导) ;第三步, 身心合一慢慢惯熟, 终至功夫日密, 臻于内外一如, 不再有间断之时。伍先生将诚意功夫分为两个关口:“人己关”、“内外关”。“人己关”须做到“责己不责人”, 深刻认识自己, 时时责于己而不责人, 就可以算过关, 但此时犹有做作的成分。随着意念逐渐更加明澈, 外面一切俱收照于内心, 到“外即是内, 更无所谓外”时, 则过了“内外关”。如此, 身心内外均能打成一片, 时时反观内照, 神不外驰, 心自精明。“内心自觉随以渐渐开大明强, 耳目所接, 思虑所动, 以至一言一动, 皆在觉照之中……外即是内, 浑无内外之分了。由此路而上, 不难实证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10)

二、伍庸伯修身之学的当代意义

伍庸伯先生的修身之学, 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 是针对人类生命中所遇到的重要问题, 即心思散乱、不能善用其心而提出的一套解决之道, 这对于现代人或许尤为重要。现代人心灵遇到的最大问题, 是“有所牵, 有所蔽, 精神分散而不集中, 生命表现无力” (1) 。这个问题的一大病根在于身心分离、三心二意, 假若身心合一、精神完聚, 生命的力量就能如源泉混混, 不舍昼夜。像程朱理学那样追求“格物致知”, 或致力于王阳明所揭橥的“致良知”, 未始不能解决问题。但对现代人而言, 或失之迂远难求 (程朱一系) , 或失之高峻难攀 (阳明一系) 。如前所述, 伍先生之学恰恰是解决现代人心灵问题的对症之药, 是古老儒学贡献给现代社会的一剂良方。它的特色是身心合一, 恰恰是针对现代人的身心分离而来的。它以“诚意”为根本, 教人把散乱的精神收摄回内心, 入手极其简易方便, 任何人都可以持循;又有严密的功夫次第, 依之而行, 可以由生而熟、由浅入深, 如登高之梯可阶而升。伍先生的修身学, 不但可以解决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心灵问题, 还为有志于深入研求儒家修养功夫的人士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取径之资。

伍先生之学, 也十分符合当代积极心理学的潮流。根据心理学研究, 人脑中的决策系统有两个:自动化系统和控制化系统。自动化系统主管各种情感与欲望, 它的演化时间漫长, 发展较为成熟, 力量极大;而控制化系统负责人的理性与意志, 它的演化时间短暂, 虽然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显著标志, 但其力量常常不足, 难以与自动化系统相抗衡 (2) 。美国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将这两者形容为“象和骑象人”, 即一个小小的骑象人 (理性与意志) 骑在一头巨大的大象 (情感与欲望) 之上, 认为直接与大象对抗必定失败, 应当用巧妙合适的手段去驯服它 (3) 。伍先生的修身之学, 正是一种“驯象”的功夫。他不是一味进行道德宣教, 也不凭空摹画理想化的境界, 而是坦白承认平常人的生活很容易落于自欺与不诚, 并且从“诚意”与“微明”入手, 强调从生活中调养心性, 功夫上“浅深先后分有层次”, 易于把握遵循。梁漱溟先生总结伍先生之功夫进路的优点:“刻刻鞭辟近里, 随功夫之进而明德以明;澈始澈终, 一路下来, 其间只有生熟, 更无转换。” (4) 伍先生所强调的诚意功夫, 是以真诚而充沛的情感, 取代散乱而纠缠的杂念, 从而达到一种当下活泼、欣悦不能自已的心理状态。这与积极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等当代心理学所倡导的科学方法, 有异曲同工之妙。

伍先生修身之学之所以适应现代生活,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现代人的事务十分繁忙, 学业、家庭、事业占据着有限的时间资源, 因此, 从事日常的修养功夫, 将做功夫和日常做事结合起来就显得十分必要。在伍先生那里, “聪明不向外用, 精神回到身上来”绝不是一句虚言, 聪明越是向外用, 越是损耗的厉害, 反而失其聪明, 而精神越回到自己身上, 越能够做事做得恰到好处。故而, 儒家的修身功夫不会流于枯寂孤独的清修, 恰恰会在日常的做人做事上体现出来, 而日常的做人做事, 又随时随地都是在修养身心。真正有儒家学问涵养的人, 其在现实生活中待人、处世、应物、理事, 必能洞明练达, 沉着稳密, 胜于不学之人。“流俗每将做人和做事看成两截, 以为人好不一定很会做事, 而做起事来很能干的, 不一定是好人……其实这些观念全是错误的……真晓得做人, 一定能够做事;真晓得做事, 一定能够做人。” (5) 做事的精明觉察有赖于粗疏昏昧之气的去除, 内在力量充裕完备了, 向外拓展的空间自然会变得恢廓宏大。修身之学的功夫效验, 可以用“心正身修, 内外得力”“精神完整地在当下”来概括。“心正身修, 内外得力”是指人们打破了私己小我的界限, 仿佛投入更大的生命之中, 到了物我浑然一体的境界;“精神完整地在当下”是说人们集中于所做的事情, 不受外物的牵累而成为真正的自己。这两层意思相反相成, 类似于现代心理学中的“心流体验”, 可以带来极高的幸福感 (6) 。“学者精神振作 (集中) , 心地光明, 大有受用。” (7)

另一方面, 把现代生活的所有问题一概归之于心理问题是不恰当的, 而伍先生之学也不是个人主义的自我修养, 而是有深切的社会关怀。伍氏之学是体用一如的一本之学, 决非如明儒王心斋之“淮南格物”, 一味强调爱身、尊身、保身, 甚至认为“安身者, 立天下之大本也” (1) 。伍先生的学问纯是从《大学》而出, 以修齐治平为蕲向, 常称引孟子“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2) , 强调“格物致知”就是从思想上认识家国天下为一体, “修身为本”是要真切体认到家国天下的“本”就是自己, 从而具有鲜明的道德意识、担当精神。伍先生的身心修养, 使之在抗日游击对敌作战时指挥若定, 成为一位有德有谋的儒将。这种以儒学的生命智慧润泽自家生命, 以此神清智朗的生命完成种种有益之事业, 达到治国平天下之效的人生历程, 也为现代人学习和运用传统文化树立了光辉典范。当今社会, 人们遇事容易规避责任, 一味责人, 很少责己, 人心渐趋散漫, 争执不休, 误会不止, 秩序观念混乱, 道德日以陵替, 原因之一就是人们缺乏自己实为家国天下之本的认识。伍氏之学从身心修养立基, 不是空泛的道德说教, 但其提振社会道德的价值, 却从其调整人心的功效而来, 犹如为社会固本培元, 其效果是长远的。

儒家之学并非和西方类似的哲学, 儒家之学的“精神陶冶”与“心灵磨练”, 体现在伍庸伯先生的修身之学上面, 更加贴近日常生活中刻刻不停、生生不息的实践。以身体锻炼为喻:终日阅读体育书籍不能使身体变好, 只有根据自己身体的状况, 长期坚持合宜的体育锻炼, 身体才能保持健康状态。同理, 儒者的修为不是直接从书册上拷贝下来, 而是需要日日不间断地做功夫, 否则便不可能收到变易气质之功。伍先生的学问即是如此, 这种不间断的功夫着落在日常生活中, 又有极其简易平和的特质。如梁漱溟先生所论, 伍先生之学可谓“起手平易, 人人可以循由;不论天资, 只在有志无志;果然力行不怠, 迟早有成” (3)

当代的儒学研究者, 于儒家修身功夫的研究颇为不足;当代儒家的学术成果可谓洋洋大观, 但指点学人用功次第的平实笃诚之作却是凤毛麟角。在不少儒学研究著作中, 哲学概念与思辨框架的导出, 大多显得过于轻易。伍氏修身之学, 特点在于志虑真切, 践履笃实, 总括而言就是“恳切”二字。相当一部分现代儒家学者, 限于教养及学养之不足, 其修养之缺欠可谓甚多。当代儒家借力于传统文化复兴的潮流, 传播虽然颇为广泛, 但大多体现于一般性的道德教训与习俗仪式之中, 对人的影响只及于浅层, 不能直达本源, 收其全功。若能借镜于伍氏之学, 将《大学》之道落实于生活中, 则能收到知行合一、陶铸人格之效。

不可否认,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 有其运行规律和构建准则。人们各自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信念结构, 亦有自己的选择自由。解决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 有诸多方案可以尝试, 笔者不认为儒家修身之学是唯一的灵丹妙药, 也不认为它能解决现代人的一切问题。但儒家修身之学的确提供了一种基于东方传统文化, 又符合现代心理学基本规律的选择, 为人生旅程开出一条平正坦荡之路, 对于中国人的修身养性, 相信能提供很好的借鉴。

【注释】

1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1859页。

2 这方面的成就, 以冯友兰、贺麟、熊十力、牟宗三诸先生之创获为代表。除各家全集之外, 可参见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现代新儒家学案》,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

3 这方面的作品, 以牟宗三的“新外王”为最突出的代表。相关著作可参见:《牟宗三先生全集》第10卷《政道与治道》, 台北:三民书局, 2003;干春松:《制度儒学》,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秋风:《儒家式现代秩序》,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安靖如:《当代儒家政治哲学》, 韩华译,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5年。

4 李慎之:《什么是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开放研究》1998年第5, 10页。

5 《梁漱溟全集》第4,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 175页。

6 目前关于伍庸伯先生的论文, 仅有李锦全:《伍庸伯和他的〈礼记·大学篇解说〉》, 《岭南文史》2001年第1, 38-41;李锦全:《伍庸伯学术思想述评》, 伍炽文、徐耀星主编:《抗日儒将伍观淇》,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8, 40-52页。将伍庸伯与梁漱溟的思想合为一体加以评论的文章, 参见王宗昱:《评梁漱溟论〈大学〉及其对朱王的批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6, 120-125页。此外, 除偶有论文或提及伍先生之学问之外, 鲜有相关研究论文与著作 (例如龚建平:《〈学〉〈庸〉工夫论概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 56-64)

7 伍庸伯、严立三著, 梁漱溟编著:《儒家修身之门径---〈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 251页。

8 梁漱溟将关于伍先生的这些材料集中起来, 与严立三《〈礼记·大学篇〉通释》一起, 编成《〈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一书。此书由巴蜀书社于1988年出版, 署名为“梁漱溟著、编”, 后编入《梁漱溟全集》第4, 其存续文献之功实不可没。但以伍先生之著作归入梁先生名下, 终有不妥之处。2015年北京商务印书馆重新出版此书, 恢复了伍庸伯先生之署名, 以梁先生为编著者, 则于事实较为相合, 其书名改为《儒家修身之门径---〈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 最为得体。

9 伍炽文、徐耀星主编:《抗日儒将伍观淇》, 前揭书。

10 黄艮庸:《追忆伍庸伯先生 () , 伍炽文、徐耀星主编:《抗日儒将伍观淇》, 前揭书, 229页。

11 伍庸伯、严立三著, 梁漱溟编著:《儒家修身之门径---〈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 前揭书, 169页。

12 (2) (3) (4) (5) (6) (7) (8) (9) (10) 伍庸伯、严立三著, 梁漱溟编著:《儒家修身之门径---〈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 前揭书, 61, 152, 50, 50, 54, 47, 168, 136, 181, 170页。

13 伍庸伯、严立三著, 梁漱溟编著:《儒家修身之门径---〈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 前揭书, 163页。

14 关于自动化系统和控制化系统的差异与冲突, 参见[]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 胡晓姣等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2年。

15 []乔纳森·海特:《象与骑象人---幸福的假设》, 李静瑶译,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前揭书, 20-24页。

16 伍庸伯、严立三著, 梁漱溟编著:《儒家修身之门径---〈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 前揭书, 27页。

17 同上, 67页。

18 心流体验 (flow experience) 是指个人精神专注, 完全融入到活动中的感觉, 心流体验发生时会给人以高度的充实感和幸福感。参见[]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生命的心流》, 陈秀娟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 33-36页。

19 伍庸伯、严立三著, 梁漱溟编著:《儒家修身之门径---〈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 前揭书, 52页。

20 []黄宗羲:《明儒学案·泰州学案一》, 沈善洪主编, 夏瑰琦、洪波校点:《黄宗羲全集》第7,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 832页。

21 杨伯峻:《孟子译注》上册, 北京:中华书局, 1960, 167页。

22 伍庸伯、严立三著, 梁漱溟编著:《儒家修身之门径---〈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 前揭书, 244页。

         (原载《现代哲学》2018年第05期)